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

  • 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答案
  • 年级:七年级
  • 版本:人教版
  • 科目:语文
  • 学期:下册
  • 系列:暑假提高班
学子斋 > 七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

1.záo    qí    yín    cuán    suǐ    bó    tuì    kuī


2.根据释义填写词语。
(1)确凿    (2)人迹罕至    (3)渊博
(4)宿儒    (5)人声鼎沸


3.初读课文。

(1)两    百草园    三味书屋

(2)1~9段:写“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10~24段:写“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过。

(3)欢乐有趣    枯燥无味

 

【课堂合作探究】

【文本探究】

1.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①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

②色彩鲜明,生动地表现出菜畦的茂盛,桑椹的成熟

③肥胖的黄蜂,拥肿的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④生动地展现出黄蜂的可爱,何首乌根的“健壮”,覆盆子的外形


2.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形容词,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视觉的角度,在色彩、感觉、形状上生动地描写了百草园中“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怀恋以及作者儿时的童真童趣。

(3)加上“我的”,表示“我”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的手法,而且表示数量多,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依恋。


3.运用了排比酌修辞手法,三个“也许”的连用表现了作者的疑问、猜测、无可奈何,表达了作者告别百草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


4.这些句子反映了旧私塾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达了“我”对三味书屋枯燥生活的不满。


5.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归纳总结】

迷人的传说       捕鸟的乐趣

 

【课后巩固提升】

1.A


2.C


3.C


4.(1)拟人   (2)比喻    (3)排比


5.示例:不必说游园惊梦的杜丽娘,一舞为霸王、一别证今生的虞姬娘娘;也不必说马嵬坡边的杨玉环,来人间还泪的绛珠仙子。单是那个浣纱溪边的女子,就有无限凄凉。


6.综合运用。

(1)把“观赏”改为“聆听”或“接受”。

(2)示例一:阿长。阿长是一个善良热情、关心孩子、对生活怀有美好愿望的下层劳动妇女。

示例二: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良师:

示例三: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位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的觉醒的知识分子,


7.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8.详写了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略写了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蜈蚣。


9.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0.题目略。

(1)不能改。因为“伏”字更能体现黄蜂的“肥胖”,更加形象生动。

(2)不能改。“窜”既写出了叫天子(云雀)的轻捷,又写出了孩子的羡慕之情,用“飞”则表达不出来。


11.描写景物的方法:
①按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秋的顺序,对景物作有层次的描述。
②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景物的特点。
③注意调动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知景物。


12.(1)rú    rǎn(2)hú   lún


13.引起下文的作用。


14.①勤读好学,注重积累;        ②注重写真情实感。


15.A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