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期末综合测试卷》答案

  • 名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答案
  • 年级:七年级
  • 版本:人教版
  • 科目:语文
  • 学期:下册
  • 系列:新活力总动员暑
学子斋 > 七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期末综合测试卷》答案

一、1.D
2.A
3.A
4.D  
5.(1)“大约”或“左右”
(2)这些蛋白质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还能在关键时刻充当救命稻草
(3)收藏;保存(或“贮藏”“保藏…‘存放”等)
(4)气味;的功能(或“的作用”“的效果”等)
6.(1)各领风骚数百年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何人不起故园情
(5)青草池塘处处蛙
(6)荷笠带斜阳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1)示例:电子阅读冲击纸质阅读(电子阅读成为主流阅读/人们更喜欢电子阅读/不是国民阅读少,而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不是“手不释卷”,而是“手不释机”了)
(2)示例:课堂无手机,校园满书香
(3)示例:王林,长期只看电子书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浮躁、不求甚解。读纸质图书能让我们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进行“深阅读”。我们一起去桂中社区参加“书香进社区”阅读活动吧!
二、(一)
8.繁茂,生机盎然。  
9.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住。
(二)10.A(A都为介词“在”;B.第一个“以”解释为“把”,第二个“以”解释为“来”;C第一个“其”为代词“他的”,第二个“其”为副词“难道”;D.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
11.(1)诵其词甚习固  出诸袖中而奏之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解析: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赵筒子的儿子,年长的叫伯鲁,年幼的叫无恤。将要选出继承人,不知道该立谁好。于是写了训诫在两片竹筒上,来给两个儿子,说:“要记住。”三年后问他们,伯鲁已经不能说出上面的话了,问他的竹简哪里去了,已经丢失了。问无恤,他背诵训诫已经很熟练了,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从袖子中把竹简上呈给赵筒子。于是赵筒子认为无恤是贤能的,立他为继承人,这就是赵襄子,后来他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三)12.(1)因为父亲还沉浸在为村民拦到水的快乐与满足中。(或因为叨唠是母亲对父亲的心疼表现)  
(2)意思是山塘存满了水。(或山塘一下子水灵丰活起来)  
13.示例①: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雨水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摹了雨水的形态;示例②:运用了动作描写,“跑…‘拾”“甩“,表现出父亲的快乐(不畏风雨);示例③:动词使用生动,如“飘”字,形象写出了斗笠在空中旋转的样子;示例④:用“四射”“溅”,形象写出了雨水四散、纷纷点点洒落在身上的动态过程;示例⑤: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亲“跟着”风跑,“终于”跑在风前面,侧面写出风大的特点,从而衬托出父亲不畏风雨的精神。  
14.①“雨”是文章线索,贯串全文。或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结构作用)
②表现文章主要内容(揭示主题),写的是关于父亲与雨的故事。(内容作用)
③透露情感主旨,表达了父亲对雨的深厚感情,形象地借“雨”来表现父亲的精神品质。(情感主旨)
15.(1)责任心强:来雨时,村人们乐得什么都忘了,只有父亲还记得要往山塘补水。(意思对即可)
(2)甘于奉献:风雨越大,父亲越快乐,因为可以为村民储蓄更多的水。  
(3)顾全大局:面对村人天旱时拼命往自己家的田里放水,不懂节约的自私行为,父亲虽然想撒手不管给他们一个教训,但为了大伙的利益还是忍不住又冲出去拦水。
三、【范文】追寻那渐远的信仰
       身处物质世界的人们,穷尽一生的努力,而追求的却不单单是物质,还有“信仰”。这个看起来虚缈的东西,并不妨碍人们拥有各自的理解。人们可能水远也无法理解他们对信仰的追求;而自己心中的期盼,又被别人理解多少呢?
       人是需要信仰的。在万念俱灰时,信仰是唯一能支撑他最后活下去的立足点。
       “基督教要求人们在一个充满邪恶和不公、痛苦和恐惧的世界里有担当地生活,其中真谛就在于承受苦难与爱他人。”
        德兰修女认为:人类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她用她的一生,为贫苦百姓传播了上帝超越世俗的大爱。
       人就像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尽管外表看起来无比强大,内心却早已像飘摇欲坠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能坚持到最后的立足点,只要拥有这个支点,他们就拥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一个见义勇为的救人举动,纵身一跃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8年来,瘫痪的他全靠老母和女儿照顾,世俗的偏见让他受尽了人生的折磨。是什么支撑他活下来,并获得今天的殊誉?
       方俊明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可是他同许多人一样,同样找到了生命的支点,那是人民。他从28年渐远的社会实践中,追寻到“生命是合理的”。这成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动力。有了这个支点,他才能够直面死亡,正视人生,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为他28年能活下来追寻到了新的解释和意义,
        这时,我想到了《人间草木》中的一句话:“信仰生命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他们在信仰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无意义的入是幸福的,他们同样在信仰中获得安宁与出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