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编基础训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编基础训练沁园春•雪答案

  • 名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编基础训练答案
  • 年级:九年级
  • 版本:人教版
  • 科目:语文
  • 学期:上册
  • 系列:
学子斋 > 九年级上册课后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编基础训练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编基础训练沁园春•雪答案
自主预习
二、语言积累
1、qìn;mǎng; zhé; yāo ráo;
xùn;shǔ;zhāo;hán;yǐ
 
2、装;滔滔;娇;骄
 
3、(1)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差,失。
(3)白色,这里指白雪。
(4)等到。
(5)鞠躬,倾倒。
(6)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4、D
 
5、(1)对偶夸张互文;
(2)比喻;
(3)对偶;夸张;
(4)对偶;比喻;拟人
 
6、(1)修改为: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修改为:现代人只有常有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
(3)修改为:我们需要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或:我们需要改善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
 
三、问题思考
1、这段文字处理以“惜”字为统领,定下批评的基调,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影响;“惜”中有贬,
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倍。
 
2、这首词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它的抒情是与写景、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更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下片议论,即因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国河山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俱往矣”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点明主题,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使主题鲜明突出,从而收到强烈的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课文研读
 
四、整体感知
1、毛泽东;苏轼;辛弃疾
 
2、词牌名;雪
 
3、描写;议论;抒情
 
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欲与天公试比高
 
5、描写景物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抒情、议论;
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反衬诗人的抱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五、片段探究
1、动静结合:先写“长城内外……顿失滔滔”,长城因“雪飘”而苍茫一片,黄河因“冰封”而停止了奔腾,是“静”;接着写山如银蛇“舞”动,高原如白象“奔驰”,是“动”。虚实结合:从“望”字开贻,总领以下几句,都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之景是,实写;“须晴日”三句借助想象来写红日映衬下的白雪世界更加娇美,是虚写。
 
2、(1)这句词使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
(2)“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的“舞”“驰”,是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
(3)写出了景物的活泼奔放的气势,显示出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3、表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颂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会更加美好的的坚定信念。
 
4、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这句话写出了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课外延伸
六、拓展阅读
(一)1、红军将要到达陕北根据地,此刻“我”思念南方,思念老根据地的人民。
 
2、抗日前线。胜利到达六盘山的红军。革命武装。
 
3、词的上阕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
下阕是对未来革命前景的展望。
 
4、如“红旗漫卷西风”这句词,“漫卷”是自由地舒卷着的意思,这里写出了一种悠然自得、轻快的情状,充分体现了作者心态的开朗和乐观。
 
(二)1、万类霜天竞自由。
 
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如:“染”,用了拟人手法,色彩斑斓瑰丽。
“击”,它显示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的情景。
 
5、忆;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不是。他笔下的“秋”是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
 
7、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大志的步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