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高效课时通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时间:2016-03-31 APP:学子斋答案APP下载

1.C【点拨】A项中,“靡”应读mǐ;B项中,“溯”应读sù,“冠”应读guān;D项中,“荷”应读he。
2.D【点拨】A项中,“牺牲”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B项中,“地方”指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区域;C项中,“何苦”是“苦何”的倒装,意思是愁什么,怕什么,今义指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D项中,“窈窕”古今义均为文静美好的样子。
3.A【点拨】“触目伤怀”意思为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与句子意境不符。
4.D【点拨】A项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豪情”;B项语序不当,“研究”与“了解”应互换位置;C项“非常”与“深”词语赘余,应删去“非常”。
5.C【点拨】由给出的句子可知后面的语句应按照先“山”后“水”的顺序叙述。②③句后面都是分号,②④句组合为一句完整的话,③①句组合为一句完整的话。
6.C[点拨】《诗经》中“风”一般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乐曲,“颂”是祭祀的时候用的,
7.(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共看明月应垂泪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8.【示例】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9.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的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
10.【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名利的品质。
11.(1)尽,完
(2)告诉,对……说
12.(1)农夫太懒惰了。(或:太懒惰了,农夫。)  
(2)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
13.【示例1】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  
【示例2】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示例3】实践胜于说教。  
【示例4】事非经历不知难。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入看见了就讥笑说:“你这个农民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一整月也于不完呀!”农民听后说:“我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把耕种的方法示范给我看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他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 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不是种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做事也是这样,想要快反而这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
14.改造“庸众心理”,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15.“玉”比喻具有创造性的成功的文化创作。“砖”比喻毫无创新、粗制滥造、依样画葫芦的文化作品。  所反映的文化创作现象:具有创造性的成功的文化创作罕有所见,一味模仿、缺乏创新的文化创作充斥市场。
16.道理论证
17.(1)“第一番来者”:看到成功先例。“第二番来者”:穷其奥秘,了解成功的内在规律。“第三番来者”:把成功的内在规律与斯时斯地斯情斯境相结合、相吻合。  
(2)①“寄生心里”:文化寄生者急切模仿成功作品而快速生产出文化产品,迅速挤占文化市扬需求空间而达到图利的心理。  
②“庸众心理”:你会的,我也要会;你能做,我也能做。
18.①在京西宾馆开会初次相遇主动招呼
②对生活有耐心和爱  
③真实而细致地评价《玫瑰门》
④收藏起一切的孤独,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19.【示例】“文革”期间,汪曾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冬日来临,陪伴老人的只有塞外蛮横肆虐的风雪。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无人诉说,只有靠画马铃薯来排解内心的痛苦。推己及人,老人觉得人心灵深处都有这种孤独感,每个人都需要去抚 慰,就如同孤儿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一样。
20.【示例】“身着灰色棉衣”这一细节体现了汪老的朴素与质朴;“笑着”“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些细节体现了汪老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 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这一细节体现了汪老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架子。
21.略。

18分钟掌握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 >>

为你推荐的答案

为你推荐的视频

为你推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