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期中测试卷答案

  • 名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 年级:九年级
  • 版本:人教版
  • 科目:历史
  • 学期:下册
  • 系列:暑假提高班
学子斋 > 九年级下册课后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期中测试卷答案
1.A解析: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因此,A项符合题意。
 
2.B解析:明治维新是日本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A、C两项;俄国1861年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得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十月革命使得俄国由原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B项符合题意。
 
3.A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22年”及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使苏俄出口粮会数量连年增加。因此,A项符合题意。
 
4.D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集体农庄庄员”,再结合笑话内容,进而判断出该笑话是在讽刺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措施的弊端。因此,D项符合题意。
 
5.C解析:由题于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苏俄在1918~1920年采取的措施;B项是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后因斯大林上台被逐步取消;D项是美国实行的政策。因此,答案为C项。
 
6.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等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随后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由此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从题干提供的信息看,B项符合题意。
 
7.D解析:巴黎和会上各国为了分得更多的“战利品”而争吵不休,由此反映出会议的目的绝非“和平”,而是“分赃”。D项符合题意。
 
8.A解析:图片中的时间轴很重要,两幅图中失业率猛增的时间都发生在“1929~1933年”之间,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发生的时间,而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失业率猛增。因此,A项符合题意。
 
9.C解析:罗斯福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的新政来实现的,而新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C项符合题意。
 
10.C解析:意大利的法西斯势力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困难为背景建立起来的,德、日两国的法西斯势力则是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登台的,故C项符合题意。
 
11.C解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在未经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擅自将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C项符合题意。
 
12.C解析:福煦的意思是说,《凡尔赛和约》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统治秩序,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没有消除,一旦时机成熟,战争还会再次爆发。20年后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福煦的话不幸言中。因此,C项符合题意。
 
13.C解析:巴黎和会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慕尼黑会议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所以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为C项。
 
14.A解析:1944年6月6日,美、英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附近登上欧洲大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因此,A项符合题意。
 
15.B解析:1942年,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地点应该是华盛顿,B项符合题意。
 
16.C解析:①②③④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940年、1944年、1939年、1941年,故选C项。
 
17.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苏德双方已经交战很久,是苏军反攻德军的结果。因此,D项不属于突袭战例。
 
18.A解析:B、C两项属于西欧国家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D项属于日本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排除。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
 
19.C解析:欧盟建立后,各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系日益密切,沟通日益加强,使其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降低。因此,C项符合题意。
 
20.D解析:由题干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可知,其他四国所占比重与美国所占比重越来越接近,这说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故符合题意的是D项。
 
21.题目略
(1)依据: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T降,社会不稳定。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2)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3)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或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4)从本国国情出发,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22.题目略
(1)巴黎和会。会议建立起的凡尔赛体系掩藏着复杂的矛盾。(意思相近即可)
(2)慕尼黑会议。“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3)抗美援朝战争。“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0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强大了意味着爱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强大了。(言之有理即可)
 
23.题目略
(1)A:德国,同盟国;B:英国,协约国。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事情:日奉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举措: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两次世界大战涉及范围广,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4)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任答两点即可)
 
24.题目略
(1)都是战争的发起国。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反击下失败。与人民为敌,必然失败(或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等)。
(2)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持,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培养人才;都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等。不同点:德国采用了社会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干预与市场竞争相结合,重点发展本国经济;日本则主要依赖美国,走上了一条出口加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贸易立国”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3)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