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与评价《古代寓言二则》答案

时间:2016-02-26 APP:学子斋答案APP下载
同步练习
1.题目略
(1)lǚ          (2)suì       (3)nìng
(4)jùqì      (5)duódù
 
2.题目略
(1)容易与“逐”混淆。
(2)右下边容易多写一点。
(3)容易与“堕”混淆。
 
3.题目略
(1)同“座”,座位    (2)拿,携带                  (3)同“返”,返回
(4)立即,匆忙       (5)渡,从水上经过     (6)不,不要
 
4.(1)量长短,是动词      (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5.(1)这,这几    (2)对,正确    (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
 
6.之①:指量好的尺码      之②:到……去      之③:指剑      (1)①③     (2)②
 
7.题目略
(1)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2)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鞋呢?”
(3)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4)船一停,那人便从他刻有记号的地方潜入水底去找剑。
 
8.题目略
(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脚。
(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动的了。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9.(1)宁信度,无自信也。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0.题目略
(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      吕氏春秋•察今
(2)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带有讽刺性
 
11.两人都思想僵化,不知道实际状况变了,对事物的看法或办法都要随着而变化。
思路提示:现实生活中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变化的人,就会本该做好的事做不成,像寓言中的“郑人”一样买不到鞋穿。
现实生活中一味固执现成的例子或办法而不知变通的人,机械地模仿而不是实事求是的人,就会像寓言中的“楚人”一样我不到自己的“剑”。
(第一问主要是要抓住“同”来思考,关键是“死”而不“活”。第二问则要同中求异,注意两则寓言中的区别。)
 
12.这篇寓言是说,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弄清楚别人为什么会有这长处,还要弄清楚自己的条件,是否适合学习这长处。要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乱学一通,会越学越坏。
后人把这个丑女称作东施,寓言演变成的成语是“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18分钟掌握快速记忆单词的方法 >>

为你推荐的答案

为你推荐的视频

为你推荐的作文